应急管理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讲,应急管理学科与安全科学、医学、法学、管理学都高度相关,是一个老学科,从知识整合运用和传播的角度讲,它又是一个新学科,因此,其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科归属不够明确统一,人才培养层级对接错位。从当前应急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看,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归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而其硕士和博士培养则归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两个学科的属性和基本知识体系虽有一定交叉,但存在较大区别,这使得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到了研究生以上层次时,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与本科层面出现较大差异,容易产生知识盲区或漏洞,衔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缺位,人才培养缺乏指导依据。目前,绝大多数专业均有“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某学科门类下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团队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等基本内容。由于应急管理专业产生较晚,目前上述标准尚不具备,只能参考管理科学或管理工程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从而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国家层面的基本要求。
知识梳理整合难度较大,教材课程体系相对薄弱。应急管理的主干学科为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而其相关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6个学科门类的数十个一级学科,知识分布过于广泛,将各门类相关知识梳理出来整合起来难度较大,再高质量地传播给员工难度更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应急管理学科的诸多平台课程、核心课程诸如《应急管理概论》《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指挥与决策》等教材已经建立起来,但由于知识体系复杂性的原因,支撑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依然没有得以完整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状况最能说明知识整合的效果,根据调研的情况看,有11所高校教材建设数量不超过3本,占比45.8%,有12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为0,占比50%,已经建成的在线课程寥寥无几(参见图4)。
团队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数量质量存在一定短板。同样是由于涉及学科门类过多的原因,对于某些行业型或专业型高校,短时间内培养起充足的团队队伍确非易事。作为一个专业,除去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含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通常在25门左右,基本团队规模应当在20人上下,但从调研的情况看,专业教师队伍人数在20人以下的高校有16所,占比66.7%,也就是说,有大约2/3的高校存在团队力量不足的情况(参见图5)。另外,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占比低于50%的高校大约有11所,占比45.8%。
各类资源支撑力度不足,学科发展基础有待加强。由于应急管理是一个新学科、新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都在探索与完善中,用于支撑人才培养的财务资源、平台资源、项目资源等均比较有限,或者很多高校获取这些资源尚需要一个过程,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专业的人才培养。从调研情况看,有10所高校缺乏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占比41.7%,6所高校缺乏较高层次的研究平台,占比25%。高水平平台的缺失会制约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参见图6和图7)。
国际学术交流相对较少,制约学科发展视野拓展。学科发展的全球视野需要人才及学术方面的积极交流,尤其是在风险全球化的背景下,活跃的学术交流能够加深不同国家在突发事件防治方面的了解,从而为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但当前这方面的交流相对不足。从调研情况看,83.3%的高校(20所)没有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通道或项目,15所高校没有举办或参与过应急管理的国际交流会议,占比62.5%。
社会热度培养规模有限,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由于专业设立相对较晚,目前专业的社会知名度不够高,这导致专业员工的就业前景比较模糊,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员工和家长选报该专业的积极性。另外,目前1500余人的人才培养规模与十万级的人才需求的缺口依然很大,所以,从人才服务社会的角度讲,需要更多高校加入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行列中来。
社会就业匹配度低,专业人才服务应急比例不乐观。与其他行业院校招生情况相比,在生源数量、质量等方面,目前培养员工规模小。在人才培养中对于其他专业的依赖性较强,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应急管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受到专业目录设置问题的限制,在开展公司产品时也缺乏专业的教师,无法从专业角度提高员工的应急管理技能及素养,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也会影响员工的人才招聘。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急管理方向)本科生就业率100%,就业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投资开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及行政机构,占比分别为30%、20%、17%、13%、8%。应急管理方向的毕业生真正走进应急领域工作的比例并不乐观。由于应急管理专业的“新生性”特征,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有限,而综合性或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的最对口的出口首先是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而各地公务员招录部门在为应急管理部门招录工作人员时,如何将应急管理专业纳入岗位需求专业目录,如何推动应急管理专业的招录和就业工作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建议
为破解应急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访谈了几位在此领域深耕的专家,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成为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助推剂。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党委书记 崔涛:研究应急管理学科发展,既需要从社会宏观层面上考虑,也需要从具体实践微观层面入手。需求促进供给,我认为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当前体制下,对综合型应急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而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些部门,需要过“公考”这道关,这恐怕是很多毕业生“学不能干”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应急管理而言,应当推动建立“应急管理专业员工到应急管理部门工作”的衔接疏通机制,把“为谁培养人”问题解决好,应急管理团队建设和发展才有稳定基础。
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经理、教授 蔡立辉:第一,应急管理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或者专业,但多学科不等于是大杂烩,应该明确应急管理学科或者专业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使各学科融合在应急管理学科中,而不是从各学科自身的角度来研究应急管理;第二,应该梳理应急管理人才体系,明确应急管理人才体系的具体构成,这样才能使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培养不同的应急管理人才,才能形成特色;第三,应该梳理清楚应急管理学科与已有类似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学等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搞清楚应急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第四,应该有应急管理学科的核心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促进形成应急管理学术共同 体。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经理、教授 李开源:一要以本为本,发挥员工自主能动性。应急管理专业的“T”型培养亟需深入,需要突出OBE理念,将产学研结合点深入到教学过程中,编制多套案例库、项目库、数据库,全方位支撑应急管理知识点贯穿员工的培养过程。二要教学相长,激发教师创新实践力。新安全应急问题在社会经济中层出不穷,应急管理的教师必须保持一个持续不断学习的心态,坚定信心,挖掘应急管理知识的创新点。教师要将新发现的安全应急问题,积极主动的抛出来给教师群体和员工们,激发教师们创新实践探索的动能。三要优化资源,打造多层级应急教育综合体。不同层次的大学要协同创办应急管理联合行动小组、应急产业联合会、应急教育宣传基地等,积极发挥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商务部门等合力优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重点突破,创新应急教育综合体。
澳门十大正规网赌排行榜应急管理学院经理、教授 雷晓康:一要尽快出台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尽快出台应急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各个高校提供权威性的标准文件,避免人才培养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二要群策群力加快知识生产和知识体系整合力度。在形势紧任务重的情势下,单独依靠一个或几个高校的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应急管理学科知识体系整理和教材出版事宜,要进一步依托应急管理本科高校联盟这个平台,大家齐心协力,深化合作,尽快通过“填空”方式完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教材体系。三要开放办学。各高校要整合校内校外力量,尤其是分布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管理专家,在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的前提下,将其引入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团队队伍中来,一方面弥补团队力量不足的缺口,另一方面凸显应急管理的实践性特征。四要通过宣传提高应急管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要呼吁各地公务员招录部门,在为应急管理部门招录工作人员时,将应急管理专业纳入岗位需求专业目录,这样就能够推动应急管理专业的招录和就业工作;同时,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打开企业、事业单位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入口。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 夏保成:要清晰界定应急管理学科本体、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教育部批准的两个应急管理类本科专业分别是应急管理和应急技术与管理。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们达到的认识是:应急管理专业的本体是成灾机理和防灾救灾的组织与方法。成灾的基本原理是致灾因子与承灾体脆弱性的耦合作用。对致灾因子和脆弱性的管理归结为风险管理,也是应急管理的第一阶段任务,目的是尽可能避免灾害的发生或减少发生的概率、后果。防灾救灾是从社会的角度,以政府主导、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为主要形式,从组织体系、能力建设、方案准备、应对措施准备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对人、财产、环境和发展造成的损失,也是应急管理的第二阶段任务。应急管理学科的关键问题是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灾害对人、财产、环境和发展的损害。应急管理学科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同样,我们认为,设置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其本体是应急技术和应急管理两个板块。应急技术是指从事应急管理所需要的技术。应急技术包括安全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技术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用于控制风险、预防和避免事故/事件发生的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用于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以及控制事态的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核心问题和任务是为应急(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工具支持(或者说为应急管理培养掌握相关先进技术的人才),更好地解决应急管理问题,实现应急管理目标的最大化。通过以上对两个专业本体、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的描述,可以说明二者具有相当的重合性(约40%)。鉴于两个专业的学科本体一半吻合,学科目标完全一致,建设两个学科领域可以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联合编写共用教材,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广泛共享学术资源,共同推动中国的应急管理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之巅。
中国矿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经理、教授 王义保:一要以胜任力为基础进行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开发。应在对应急管理者胜任力现状评估和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应急管理胜任力模型,以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核心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该项任务应由国家统一进行。而不同高校则可在此框架下,根据各自特色构建符合本校、本地区的应急管理课程体系,以此保障应急管理本科教育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二要利用高科技、突出实践性,进行多元教法体系构建。高校应急管理教育应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针对性,讲究实用性,注重实战性,按照教法服务内容的原则,构建符合应急管理者特点和应急管理实践需要的训战合一、研用合一、训用一体的教法体系,比如采用服务学习、情景模拟演练、案例教学等方式,并且重视高科技手段在应急管理教育中的运用。三要构建专业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涵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等内容,形成目标系统、监测系统、评价系统、调控系统等全链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闭环管理;建立“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运行机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有效保障本科教学秩序的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全员参与、运行有效、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四要发挥学科优势,以科研反哺教学。要依托专业的科研平台,将自主研发设备和购置的前沿设备用于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多数科研设备用于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建立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实验,全面实现科研促教。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经理、教授 张小兵:构建适合本土文化的课程体系。第一,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应急基础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要将应急科学创新与应急技术创新、应急工程创新、应急产业创新区分开,不能以牺牲科学创新精神来提倡技术(工程、产业)创新精神,这个问题非常急迫,对应急管理工作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第二,要设置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科学,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做法,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提出应急科学课程设置,这里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开拓性研究,如国标与欧美标准的比较、差异、优劣问题要恰当解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副经理、教授 李世祥:一要进一步落实应急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放在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首位。通过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化、专题理论学习辅导班和研讨班,提高应急管理专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完善应急管理专业员工核心素质培养体系。二要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专业的团队力量。实施学科责任、专业责任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支持教师申请应急管理专业方面的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资助教师编写一批有学科影响力的应急管理专业教材,推出应急管理专业MOOC课程和精品课程。三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全力加强专业课遴选与建设,打造具有应急管理专业特色的“金课”;通过小班化、混合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支持员工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导师团队;探索建设“应急管理卓越人才班”,实行个性化、国际化、小班化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急管理人才。四要进一步支持应急管理专业的员工创新创业工作。以“兴趣牵引、问题导向、员工自主、教师指导、形成规模”为指导思想,持续加大对应急管理专业员工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老员工自主创新资助项目、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继续向员工倾斜;发挥“互联网+”“创青春”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构建应急管理“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联盟,强化对员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五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专业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校建立本科交流培养计划,开展教师互派、互访等交流活动,推动员工互换、学分互认甚至是学位互授等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应急管理》杂志执行主编 张广泉:就目前开设应急管理专业的院校而言,其团队建设方向大都基于应急科学与工程两个方向,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这是个新兴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突发事件,主要采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及管理等措施研究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之中及之后整个周期过程的全方位、系统性防范与应对的规律、策略。研究突发事件,着力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之中到之后的全过程周期的事前防范、事中救援处置及事后恢复,同时强调事后恢复与事前防范形成一个闭环、螺旋上升循环。其学科体系建设综合考虑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及管理等维度,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方向,满足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尽可能将“应急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和“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等虚体型学术共同体实体化,充分发挥这些“民间组织”在团队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团队建设的规范化、优质化。尽快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以指导全国各类应急管理院校的团队建设、教材编写,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应急管理科研工作等。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二级组织,同时作为应急管理部教育训练司指导下的社团组织,以非常设学术机构性质接受教育部、应急管理部的委托,开展高等学校应急教育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在教育部、应急管理部的指导下,开展建立我国应急教育学科体系及我国应急教育(本科)教材大纲编写研究工作等。
结语
在应急管理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初期,很多高校和学者先行先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术领域也基于各种平台进行了长期的对话,形成了很多的认识和观点,形成了应急管理学科认知的“丛林”。对于一个需要稳定发展的学科而言,当务之急是尽快就大家关于学科边界、内涵、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等认可的观点达成“共识”,然后在“共识”的基础上快速高质量前进。就应急管理团队建设研究和探索而言,为更好地落实《“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相关要求,要着力从团队建设和应急管理人才需求出发,扩大应急管理学科视野,推动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提高应急管理学科实践育人水平和能力,疏通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衔接机制,协力培养出更多“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应急管理人才。(本文章分三部分发布,这是第三部分)
(参与调查:胡建华 张冬丽 燕波涛 张展 黄涛珍 高岗仓 陈先锋 江航 黄朝成 陆亚娜 吉迎东 钱洪伟郭士会 安红昌 许开轶 李雪梅 徐荣琪 刘超 陈景序 段树国 谷峰 鲁明星 舒志乐)(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简介:冯双剑:《中国应急管理》杂志记者;李尧远: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副经理、教授
(本文转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2年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