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晚7点,由公司社科处、宣传部和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共同举办的“侯外庐学术讲座”第九十六讲在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金海恒业报告厅隆重举行。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曹蓉经理主持本场讲座,她首先介绍了主讲人张凤阳教授。张凤阳先生现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政治学教指委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政治哲学、政治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爱国主义的情感来路:一项政治文化史的考察”。张凤阳教授从四个层面展开了论述。他首先谈到了现代国家的双重面:国家既是“统治体”又是“共同体”。接着从韦伯对国家的看法(即国家是一套垄断合法暴力与强制机构的统治体系)引出了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三部曲:专制时代、民主时代和福利时代。在这种历史转折中现代国家的双重面向交织在一起。张教授说道,“要说明爱国主义的情感来路,必须考虑国家作为‘共同体’的另一面”,因为纯粹的暴力机器只能令人恐惧,而不能使人产生自愿认同,更遑论发自肺腑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滕尼斯与鲍曼关于“共同体”的概念。在第二部分中,张教授讲解了古典语境中的“祖国”及其近代转义。从拉丁文中的“patria”(象征着安顿先人亡灵的一块“祖土”)、古罗马立邦的传说、库朗热的古代城邦研究、柏拉图的隐喻到中世纪语境中、绝对主义王朝语境中和法国大革命语境中“patria”的含义,论述了祖国是“母亲——大地”双重意向的情感化聚合。第三部分,张教授论述了领土主权之争与民族概念的政治化。他首先讲了领土国家的创建基于绝对君主的比较优势、对外独立和对内统一以及国家与空间关系的稳固法理定型;接着论述了随着诸多族群共同体的成员整个转变为“领土国家的一般居民”,现代性的国家认同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再次,张教授解释了为什么要从古老民族意识里寻求认同资源的问题;最后讲解了人类学解释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民族和族群的区别与界分。他认为贮存“民族”概念之政治意涵的真确信息,不在属于人类学范畴的民族志文献中,而在近代欧洲政治家和外交官的日记与书信、外交谈判备忘录以及国际法著作之中;在后者那里,“民族”被理解为“国家”的集体人格化身,乃是基于领土空间来定义的对外有限与内部聚合的政治共同体。张教授在第四部分里论述了从法国大革命看现代性的国体与政体。他认为如果充分考虑共和革命政权在普及法语、构建民族—国家象征符号系统,打压国内地方分离主义以及坚决抵抗境外联合势力干预和入侵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就可以认定法国大革命不仅是场“民主”革命,而且是一场现代意义的的“民族”革命。他提出“国体”关乎国家的存续,“政体”是关乎民族国家治理的“优劣”。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但“存续”问题逻辑地优先于“优劣”问题。在现实公共生活中,国家认同与政制认同尽管相互缠绕,却终究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理想的期待是在政制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爱国情感在非常状态下的轰然爆发,终究表明了国家认同之于政制认同的逻辑优先性。
最后,曹蓉经理对本次讲座做了简要的总结,并再次感谢张凤阳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报告。本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张教授缜密的逻辑、精彩的内容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一致的尊敬与好评。这场讲座最终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