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12年年会养老保险组分组讨论在鸿业酒店第八会议室举行。与会代表就社会保障类中的养老保险进行探讨。主持人是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焦培欣教授;评论人是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澳门十大信誉网赌大全王洪春教授。
首先是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王洪春的论文《机关事业单位“记账功能的统筹账户与实账的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模式设计》,其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已经错过一次改革,其制度设计应当与企业养老保险一致。基本养老保险可能导致的养老金水平的降低,可以通过这种具有优惠政策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来弥补,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孙守纪老师在《事业单位改制中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和配套改革研究》认为,事业单位改制中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和配套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解决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的退休待遇差问题。退休待遇差问题来源于我国碎片化的社保制度。来自甘肃政法学院张举国老师通过《机遇与挑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对深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为内容,对深圳市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样本进行研究,分析深圳市在探索和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面所设计的各种制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对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类人豁免造成改革留有缺口、职业年金是否变相为财政补贴、公务员改革没有同步推行)进行分析。来自天津财经大学焦培欣老师通过其论文《关于整合统一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想》反思30年来我国采用试点方式和修补式的制度设计思路形成的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她认为,基础性养老金保证公平。她主张借鉴先进国家年金制度设计及财源筹措的经验教训(以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为例),整合统一现行各养老保险制度,即采用整体规划、设置过渡期的办法,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在过渡期满时与城镇企业职工的基础养老保险相一致,同时通过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设置补充性行业养老金,促使这些部门的职工加入到统一的公立养老金制度,为此构想了由以税收方式筹资(例如,消费税等)、面向全民的基础养老金,社会保险方式筹资的个人账户附加养老金和税收优惠的私立养老保险三个层次构成的统一养老金制度。焦老师参照英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先进国家二战后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进行的年金改革,建议根据预先制定的社会保障计划,从保障国民最低生活的观点出发,对原来的年金制度遵循普遍化、统一化等原则,在适用对象、给付标准、筹资方式等方面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加以整合统一。中国建立全民养老金制度,也应站在构建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高度与全局视角,打破城乡及居民身份界限,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会伴随资本的移动在不同地区、行业及用人单位之间流动。最后,焦老师强调作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要素的养老制度,应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普遍性、统一性原则,能够应对人口流动和非正规就业的问题。
公司唐丽娜老师的论文《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农村养老保障关系的实证分析》,通过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厘清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证关系。并得出了结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系数大,并和区域养老差异之间存在着长期影响关系。她通过实证分析(具体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得出: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基本参保率水平较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参保率较低。最后,唐老师建议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动态化的农民个人缴费机制,健全法制约束机制,增强市场养老保障意识。同样,来自公司的吴玉峰老师通过《村域社会资本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基于对河南省某县47个村域的调查》认为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金融发展有推动作用。吴老师认为地区社会资本是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通过人际之间的信任、互惠规范和社会关系网络等非正式约束机制,增强了人们之间的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抑制了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村域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参保的机制有四个:一是降低保险信息搜寻成本;二是促进农民对保险的信任,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三是产生社会互动效应(示范效应和伙伴群体效应);四是产生互惠效应。吴老师基于对河南省某县47个村域的调查,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例,实证检验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参保率的促进作用。张晖老师的论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欧债危机及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及教训》,认为福利攀比是“欧债”危机的一个原因,待遇攀比同样存在于中国的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财政对养老保险的平均资助高于城镇低保制度。
最后来自澳门大学的陈建新的论文《澳门公共养老保障精算预测及讨论》,认为特区政府对民生社会政策上大幅增加资源投放,例如不断提升各项社会津贴,包括敬老金、残疾金和最低维生指数,可以让澳门居民的整体收入和生活素质有明显地提升。
|